11月27日下午,老城区法院将一起赡养费纠纷案件以巡回法庭的形式开到了社区养老院“老城区寿星缘老年公寓”。社区工作人员和养老院的老人们都积极旁听了此次巡回审判活动。
鲁某诉其三子女赡养纠纷一案,三子女因为老人之前在在处理家庭财产而导致彼此产生了怨气,进而子女们将这些怨气转化为不支付老人赡养费的的缘由,导致长期拖欠养老院的费用,经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帮助,老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该案立案后,案件由速裁团队员额法官姬玲利承办。长期的办案经验让姬玲利法官深切感受到,随着银发社会的迅速到来,围绕养老产生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姬玲利法官认为该案是一起较为典型的赡养老人的案件,除了鲁某年迈多病行动不便需要养老院实时监护,将法庭搬到养老院还能更好能起到普法和教育的作用。通过与社区和养老院沟通协调,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确定了在养老院进行巡回审判。
巡回审判开始前,早有老人坐在院子等候和打探法院啥时候来。还没等法院干警们把国徽悬挂好,十多名老人已经自己搬着凳子端坐在旁听席上,或弯腰,或侧身,将年迈的身躯倚在凳子上,社区工作人员也都赶过来,不愿错过一次学习调解处理赡养纠纷的生动课堂。正在施工的工人也自觉停下手中的切割机,或是怕噪音影响了开庭,或是也想旁听一下,都围坐在成为临时法庭的凉亭旁。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庭审开始后,子女们各自述说自己的付出。虽说之前的一切都不能成为当前拒付养老费的理由,虽说子女们抱怨的事情与本案不是同一个法律关系,但考虑到为该案提供一个可能的调解氛围,姬玲利法官给了子女们了较为随意的表达。在整个过程中姬玲利法官审时度势,审判与调解灵活的切换着,庭审时间也远超平时,从午后的艳阳高照到日暮的冷风嗖嗖,姬玲利法官努力在法律框架下恢复和维系他们的亲情,虽然暂时没有达成调解,但已为中老年的子女们也都动容落了泪,为接下来的调解奠定了深厚的情感基础。
庭审结束后,一名八十多岁的老人拉着姬玲利法官的手说,“法官啊,我有八个儿子,情况和这家的很像,没人给我出养老费,原先有顾虑,看了今天姬法官的法庭啊,原来啊打官司也不一定会得罪孩子们,我现在明白了下一步该怎么办了。”社区工作人员帮着把国徽摘下来后说,“听了姬法官的庭审,才知道我们平时关于赡养问题的调解工作,不仅是法律知识的掌握,还有调解技巧,都有很大改进提高的空间的,我们对巡回法庭很期盼啊!”
【法官说法】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仅是亲情、道德,更是法定责任,拒不养老是违法行为,甚至可能构成遗弃等刑事犯罪。不管父母是年老糊涂了,或曾真有什么不对,子女们都不能将其作为拒绝赡养老人的理由。家事纠纷和赡养老人不是同一法律关系,如果家事纠纷不能在家庭内部协商解决,可以到社区进行调解,也可到法院另行起诉,但赡养老人的义务必须及时、充分的履行。